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普通”的幼儿园,深懂“妈妈”心

2016-08-06 姚荣辉 新校长传媒


这所幼儿园没有特别的创新亮点,甚至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当你细细去感受她的“普通”时,却能从这些“普通”中感受到一种“不凡”的力量。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在加州地区的幼儿园中,师资、环境等综合实力属于中等偏上,从费用来看也只是稍微偏高一点,因此算不上顶尖。但当你身临其境了解她时,种种细节和设计的呈现,会让你感受到这更像是一所非常专业、高端的幼儿园。

这所幼儿园的小朋友,除了大部分的白人小孩,还有墨西哥、越南、韩国中国的小朋友,是一个世界大家族。



他们生活在一个农庄式的校园里,里面有乌龟、小鸟、小兔子,还有孩子们自己种植的各种植物和蔬菜。



这样的人文环境,加上学校人性化的设计和教育,里面三、四岁的非英语母语的小孩子,几个月下来,英语水平就可以达到同龄美国孩子的水平,在幼儿园讲英语,回家将母语,完全可以自由切换,有的甚至能讲三国语言。


但这并非刻意教育的结果,按照幼儿园Jennifer主管的说法,2-5岁的孩子是语言爆发期,他们的大脑是个语言转换器,只要能够充分尊重到孩子的天性,掌握这些本质规律,实现这样的结果是自然而然。


而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念,深得孩子、家长心,链接起了园所所有的人、事、物。


深懂“妈妈心”


这所幼儿园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富尔顿大学里的“妈妈学生”的学习而成立,因此,孩子出生三个月就可入托,妈妈们可以把自己泵出的母乳存放在奶袋里,幼儿园存入冷藏室,每两小时进行婴儿哺乳。当然针对这类妈妈群体,幼儿园专门配备了休息室、哺乳室,方便妈妈们抽空哺乳。

幼儿园按年龄一般分成三个级别,有婴儿班(infant,3-12个月)、幼儿班(toddler,1-3岁)、和学前班(preschool,4-5岁)。

孩子从出生三个月起就可以进婴儿班,分配到"The Nest"鸟巢,得到特别的关照。这个年龄段,老师和孩子之间比例,硬性规定为1:2,需要自己携带配方(或母乳)、辅助食品、红屁屁膏等,老师负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喂孩子和换尿布,每个婴儿有自己固定的小床,也有适合婴儿的小秋千、小按摩椅等,给不会走的婴儿用,还有一块比较开阔的区域给大一点的婴儿爬。

“The Nest”鸟巢


幼儿班的孩子则分成两组,一组是刚会走路的, 1-2岁的孩子,分配到“TURTLE ROOM”乌龟屋,这个年龄段老师和孩子的比率规定是1:3;另一组是大一些的幼儿(2-3岁),比率是1:4,教室名称是“BUTTERFLY ROOM”(比起爬行的小乌龟Turtle,蝴蝶Butterfly会飞了);


“The Butterfly Room”蝴蝶屋


随后每半岁晋升一个班级: "Bunny Room"兔子屋, "Garden Room"花园房, "Rainbow Room"彩虹屋, and "Sunshine Room"阳光房。


而针对每一组班级都有一个适合该年龄组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教育计划(认知、身体、社会情感等),每个计划方案都是精挑细选后,以帮助儿童们实施目标达成计划,健康成长。

放低、放慢


每天妈妈们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从门口登记的工作人员到教室里的所有老师,包括过道里碰面的人员,都会友好和善地笑脸相迎,亲切问候,有的老师甚至蹲下身,特地给小朋友一个热烈的拥抱。   


这里小朋友对老师可以直呼其名。与孩子对话时,蹲下来,看着孩子,去理解孩子的需求,是老师们跟小朋友交流的常态姿势。因为老师们都放低了姿态,以儿童的视角跟孩子沟通,即使语言不通,仅靠肢体语言,老师们也很容易理解孩子的想法。


而且老师会一遍又一遍、慢慢地用英文表达,这个过程中,即使英文不好的孩子也能很快明白老师的意思。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孩子,短短几个月时间,英语水平也会有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的尊重


“来,宝宝,再吃点”,“来,妈妈喂你”这是中国父母对小孩儿的常用语。甚至,很多时候小孩子都不愿意吃了,但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怕小孩儿饿着,变着各种招数哄孩子吃饭,甚至追着喂饭,忙得不亦乐乎。


但这里的幼儿园老师持恰好相反的观念和行动,他们认为这涉及个人尊严的问题,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所以,这里只要孩子有基本的自理能力,饭端上来后都是孩子们自己吃,老师不喂,不吃的话也不逼迫。



午睡时间,你可以不睡,在床上翻来滚去都没关系,但不允许说话,也不允许爬起来,影响到他人。



如果孩子需要睡眠,即使上课时间到了,老师也不会按照作息时间死板执行,非要把孩子从熟睡中叫醒。


园里有个小男孩儿是个睡觉高手,别人怎么玩、怎么嚷嚷,他都不醒。他妈妈见状,很着急,问老师咋不叫他醒来呢?Jennifer主管说,“我们没有权利把他从睡眠中叫醒。”



这里老师就是认为,不论吃饭还是睡觉,都应该由着孩子的本性发展。


所以,里面的小朋友一般入读半年左右,就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会穿衣服穿鞋;能够独立吃饭不再掉饭粒了;自己收拾整理餐具;把自己的“尿包包”(换下来的尿布),或者喝完的瓶子或者垃圾主动扔到垃圾箱;逢人都会打招呼......


“不负责”会怎样?


幼儿园除了每天带孩子们在院子里游戏,也有艺术课,老师会把每天孩子们的作品放在外面的个人物品箱里由家长带回家。


说到孩子学习艺术,我们国内喜欢将孩子的成绩横向、纵向地对比,第一观念大都是:孩子学就要学得像个样儿。因此,“手把手教”,“时刻不忘指指点点”是国内常见的教学方式。


但是这里的老师却显得很“不负责”。有个小孩子很长一段时间的画画作品就是几条线,其他啥都没有。但老师却从不严肃地要求孩子要“认真”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居然还“老老实实”地把这样“烂”的作业毫无保留地给家长看。


一个中国孩子的妈妈看着别人家孩子漂亮的作品,心里可难受了。但老师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态,告诉这位妈妈:他这段时间不太喜欢绘画,可是很喜欢跳舞,随着音乐摇摆很开心,应该让他发现并拥有自己的兴趣,老师的重点是激发他的潜能和创造性。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个月后,这小孩儿在老师们的启迪和激发下,自然地热爱了美术,还常常拿出一些让他妈妈惊喜的作品。



因此,这些看起来跟国内完全相反,甚至在我们看起来“不负责”的行为背后有她更深层的含义:美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幼儿创造性,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能、心智,过得快乐是最大目的。这些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


time-out 

对于不听话或调皮捣蛋的小孩,老师是既不能打也不能骂的,因为在美国这是违法的。一旦被举报,老师马上会被停职,接着是调查和起诉,轻则罚款,重则进监狱。

那怎么管教?


遇到不听话的孩子,老师一般会让他们坐禁闭(time-out),是一种“计时隔离”的惩罚方式。让他自己一个人坐在一个小高凳子上,按年龄时间乘以2来处罚,譬如2岁的孩子坐4分钟,3岁的孩子坐6分钟。


你别小看这几分钟,美国提倡个性自由,这短短的几分钟没有自由,对孩子的震撼已经够大了。老师这一招“计时隔离”对孩子,非常有威慑力。


“另类”成绩单

说到成绩单,我们都会本能地跟分数挂上钩。因此,看到这里的“成绩单”有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他们的“成绩单”是每一天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细节等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在晚上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会将这些记录给家长。

这份“成绩单”入微到什么程度?

大小便便(正常、有点稀、干燥、多、少等)情况如何、喝了多少水、有没有好好吃饭、睡觉情况如何……


家长通过这一天的“成绩单”就可以详细了解孩子今天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孩子是否着凉或者水喝少了等以便及时调整。


当然,还有每周的菜谱、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幼儿园也都会提前用电子邮件发送给家长参考,门口还贴着早餐、午餐、晚餐记录单。


儿童视角的设计


为了保证小孩子的安全,学校的每一件教学设施都是基于儿童视角的考虑,而精心挑选或设计的。


比如,幼儿园里的门锁、抽屉、壁橱、冰箱等都有包上保险套,孩子轻易打不开;家具一般选用儿童专用的,尖角处都套上橡胶缓冲垫;电源则堵上塑料套;室内玩耍区和室外游乐场都按年龄选择合适的设施,垫上软垫。


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安全的奔跑。

因加州又属地震板块,所以,防震演习也是这里孩子的必修课。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长鸣,所有的孩子都能手拉手按照指示快速有序地转移到安全地带,还不会走的婴幼儿由老师抱着转移。

深入了解了这所幼儿园,我们会觉得她的确做得很专业。但是,仔细一想,这些非常“专业”的细节看起来,还真没有什么高难度技术含量,只要愿意,人人皆可上手。那到底是什么让这些简单的事情也能成为我们眼中的“专业”呢?根本在于“以我为中心,还是以人为中心”。


文章资料:“美国移民生活”“丁香妈妈”等

编辑:姚荣辉、木子


—End—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一键【订阅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